新闻资讯

凯业纺机发声明:“有关公司”立即停止一切侵权行为!
2016-01-29
近期,凯业公司发现有关公司未经许可私自生产、试销全自动络筒理管机,并发出授权声明——

延伸阅读
凯业LGJ200B型全自动络筒理管机通过鉴定

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委托,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在江阴主持召开了由江阴市凯业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完成的“LGJ200B型全自动络筒理管机”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
据了解,凯业纺机研发的全自动络筒理管机,目前市场用量已有1千多台左右。经鲁泰等多家纺织企业生产使用,用户反映其安装改造便捷、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可靠,在减少用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方面效果显著, 满足了纺纱企业连续化、自动化的要求,实现了络筒后细纱管的自动处理装箱 。
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研制工作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科技查新报告、用户使用报告,实地考察了项目产品现场使用情况,复测了相关参数,经质询和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

一、提供的资料齐全、完整,符合鉴定要求。
二、项目率先研发成功了全自动理管机,满足了纺纱企业连续化、自动化的要求,实现了络筒后细纱管的自动处理装箱。所研发的全自动理管机在以下方面具有创新性:
(1)设计了储管粗整理和纱管细整理,通过两步整理保证了纱管整理的顺利进行;
(2)采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判别细纱管色别、方位和剩纱状态,准确对细纱管分类;
(3)在分管机构中由压缩空气喷射实现细纱管的推移,大大提高了理管机推管装置的工作寿命;
(4)落管机构的翻管装置可以适应不同管径细纱管的翻管,适应性好,保证细纱管管顶位置的一致性;
(5)接管机构既适应矩形周转箱,也适应圆弧形周转箱,可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6)全机采用PLC程序控制,界面友好,易于操作。
三、项目产品经国家纺织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符合全自动络筒理管机企业标准Q/320281BFS01-2015规定的要求。
四、LGJ200B型全自动络筒理管机已经在多家纺织企业实际生产使用超过一年,用户反映其安装改造便捷、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可靠,在减少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效果显著。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LGJ200B型全自动络筒理管机整体性能已经达到纺织生产厂家的设备需求性,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源自 凯业纺机)

凯业纺机研发全自动络筒理管机纪实
“我们的自动络筒理管机项目是2009年开始启动的,而产品真正推向市场是2013年,当年便销售了100台。今年以来,产品更是供不应求,一季度就销售了100台,公司满负荷生产都交不出货来。”江阴凯业纺机公司总经理陈太永在谈到公司的产品销售情况时既有喜悦也有忧虑。喜的是应接不暇的订单让他们坚信公司经过四年多精心研发的自动络筒理管机已经被客户所接纳;忧的是公司装配人员不足、产能受限,一时还难以满足大量客户的需求。
为何选择理管机?
目前,招工难、留人难、用工成本逐年上涨,一些企业的个别岗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工人断层现象,五六十岁本应退休的职工还在重复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如何解决用工不足?如何将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这既是纺织企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为处于转型升级中的纺机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商机。
凯业纺机公司正是敏锐而准确地捕抓到了这一信息,并且经过长时间地在一线企业的考察和调研,选择了开发自动络筒理管机项目。他们发现,目前棉纺企业使用的自动络筒机,出来的细纱管都是杂乱无章地落在储管区,各种颜色的空纱管、有纱管混合在一起,靠人工去分拣理顺,或人工集中处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按5万锭规模,纺20~32支的纱,每班用理管工4人-5人,3个班就需12人--15人,一个班每人平均理4万多只纱管。一方面用人多,但由于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对手的损伤严重,工人不愿意干;另一方面,企业还不得不提高工资待遇,一般在江苏一带的企业一个理管工的工资可达到3400元,这在辅助工种里是相当高的了。
“正是看到了纺织企业的需要,再加上凯业公司一直以来从事纺织机械辅助设备生产研发的经验和积累,进一步激发了我们要研制出全自动络筒理管机的热情,我们要用自动化的设备把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公司顾问章弘权向记者介绍了他们选择自动络筒理管机的初衷。
怎样替代人工操作?
2010年,公司开发出了第一代自动络筒理管机,在山东鲁泰纺织公司试运行后并理想。于是,他们就不断地改进,再试运行、再完善,直到2012年推出的第三代样机才基本成熟,并先后在际华3542、安徽华荗、天虹、山东鲁泰等6家国内知名棉纺企业试用。“这些企业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促使我们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和完善”。章弘权说,一个新的设备的诞生,不单是取决于生产制造企业的努力,更需要来自用户企业的支持和鼓励“。
与传统的手工操作不同,凯业公司研发的LGJ100B全自动络筒理管机采用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检测技术,它与每台络筒机连接,将自动络筒机出来的细纱管分色、分拣;将细纱空管、有纱管自动分离,并将细纱空管大小头自动理顺、自动收集、自动换框,既省时省力,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章弘权介绍说,LGJ100B全自动络筒理管可以与各种型号络筒机连接使用。它可以自动识别检测各种颜色纱管,可以将细纱管上的缠纱有效识别分离,检测精度高;自动理管机可以处理各种尺寸长度的细纱管;根据用户生产工艺要求不同,每台理管机可以处理单台络筒机上多种颜色细纱管;用工省,能耗低,劳动强度低;减少细纱管运输周转流程,减少纱管损坏率。
目前,凯业公司在市场上销售的已经是第四代自动络筒理管机了,第五代产品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等待合适的时机推向市场。第五代自动络筒理管机申请了1个发明专利和4个新型实用技术专利。
用户使用效果如何?
那么,自动络筒理管机究竟能代替几个工人,为企业降低多少成本呢?企业投资设备的费用多久才能收回?
章弘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24台自动络筒理管机为例,人工理管时,一个班需要年富力强的4个工人来完成,年纪大一点的则需要5个人;如果24台车都配上理管机,则每8台车只需一个理管工,24台车配3个管理工即可,比手工理管一个班就减少1-2人。
一个理管工一个月的工资为3400元,加上保险等各项费用一年约6万元。使用自动络筒理管机后,一个班减少2个人,一天3个班可减少6人,一年可节约36万。购买24台自动络筒理管机需要100多万元,3年时间便可收回投资成本。章弘权说,目前从已经配备了自动络筒理管机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来看,1人管理8台理管机太轻松了,这个人还能兼顾周围的清洁工作,这就又减少了一部分支出。另外,该设备最关键的是解放了劳动力,而劳动强度降低了,理管工的工资也会适当下调,又可节省一部分支出。所以,实际上用不了3年时间,设备的投资成本就可收回。
另外,章弘权说,随着自动络筒理管机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使用企业对设备的掌控更加自如以后,预计今后可发展到1人看管16-17台管理机。目前,山东鲁泰一个人最多就看管十几台自动络筒理管机。这样一来,仅就这一项企业的用工成本就可大幅度下降。
市场前景如何?
在章弘权看来,能够替代人工只是自动络筒理管机的优势之一,其更大的价值在于把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也是其受用户欢迎的重要原因。据他介绍,南通大富豪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在安装第一批8台自动络筒理管机时曾遭到公司部分人的反对,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使用效果非常好,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原来带头反对的工人迫切地追问下一组设备什么时候能发货安装。章弘权认为,从企业目前的需求情况来看,自动络筒理管机未来的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
目前全国纺织企业约有4万台自动络筒机,如果一半都配上自动络筒理管机的话,那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市场需求量。
凯业公司目前的产能为每年500台。“尽管市场需求量很大,但我们不会马上扩产。在安装工培训不到位的情况下,一味地扩产,难以确保设备质量。一但质量出问题就会砸了企业的牌子”。在纺机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章弘权深谙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他说,公司决策层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高度一致:订单再多也不能盲目扩产。
公司总经理陈太永也强调,目前,尽管企业确实面临交不出货的难题,但是决不能放松生产,必须要以确保产品质量。同时,还要加快对新一代产品的研发,要在技术上永远处于领先地步,这样才能牢牢抓住市场主动权。(源自 中国纺织报)

Next —
更多新闻